7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專程赴成都傳化公路港視察,并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了解當前企業經營和經濟發展形勢。溫家寶總理在調研中高度肯定傳化物流經驗,并指出,傳化物流平臺不僅給遍及全國的物流企業提供了信息平臺和商業網絡,而且每天給幾千輛貨車提供優質服務,它涉及到生產、流通、運輸、服務各個環節的企業和高速公路運營、城鄉供應。他們的經驗是創新、應用、開放和服務,應當總結和推廣。
7月14日,對成都傳化公路港來說,是沸騰的一天。這個集聚了1000多家物流企業,每天發布貨運信息1萬多條,每天進出車流量達上萬輛、可同時容納上萬人活動的大型公路物流平臺,迎來了開業三年來最重量級的“嘉賓”——溫家寶總理。
一大早,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帶領公路港各干部員工代表、經營戶代表和司機代表,懷著激動的心情,翹首等待著總理的到來。
上午8點20分,溫家寶總理一行到達成都公路港交易大樓北大門,他滿臉笑容地與徐冠巨等人一一親切握手,并向早已等候在此的省市區領導和傳化干部員工代表揮手致意。
溫總理一邊走向交易大樓,一邊認真聽取徐冠巨匯報傳化集團及傳化公路港發展情況,還不時進行提問互動。
走進交易大樓,在公路港沙盤模型前,溫總理饒有興趣地邊看邊說:“你們物流基地規模很大,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一旁介紹的成都公路港總經理謝萍補充說:“目前我們基地通過信息化交易,有效實現了資源集聚。”溫總理邊聽邊頻頻點頭。
當溫總理出現在交易大廳時,正在配貨的司機們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大家紛紛上前同總理握手。溫總理關切地詢問司機來自哪里,多長時間來成都公路港配貨,司機師傅們一一向總理回答,溫總理高興地點點頭。
隨后,交易大廳巨大的信息電子屏吸引了溫總理的注意,他興致勃勃地走到電子屏下,仔細觀看大屏發布的信息,并仔細詢問了“這是什么貨?發到哪里去?有多少噸?”等細節問題。為了進一步了解信息如何與車輛實現對接,溫總理又來到環島分類信息查詢處,現場演示查詢了浙江、福建、廣東三省貨、車信息對接過程,親身體驗后,他感慨地表示,這個辦法設計科學,非常好。
溫總理十分關心平臺上眾多小微物流企業的發展,他還專門來到交易大樓某貨運部,詢問當前物流企業形勢,訂單下滑等情況。
在從貨運部到座談會現場的路程中,經過交易大樓南大門時,溫總理望見遠處一大片區域壯觀地停滿了貨車,又徑直走到南大門出口,當他了解到公路港平臺每天車流量達上萬輛,每天有4000多司機在此配貨休息時,不禁頻頻點頭——這就是為司機提供了專業的一站式服務。
這天上午,成都公路港的司機休息吧變成了總理召開企業座談會的場所,來自四川的企業代表紛紛匯報了各自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遇到的困難及建議。集團董事長徐冠巨也在會上結合物流行業發展情況,向總理提出了建議和意見。
徐冠巨動情地提到:“今天您來,對我們來說,是巨大的鼓舞。我們從事公路港物流這個創新事業已經10年了,從浙江第一個平臺到成都第二個平臺,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有必要的平臺,它對國家經濟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作用。”
徐冠巨進一步解釋說,目前中國公路貨運市場缺乏地面指揮系統,車難找貨,貨難找車,造成高達40%的卡車空載率。而傳化公路港平臺能夠解決三個層面的問題,一是提高了城際干線運輸效率問題,二是提高了城市運營效率,企業物流成本大幅下降,居民菜籃子價格下降,城市區域競爭能力得以增強,三是大幅縮短司機配貨時間,司機在傳化能夠“停好車,配好貨,休息好”。
最后,徐冠巨懇切地希望政府能夠對傳化這樣的平臺給予更大的支持。
溫家寶總理聽完發言后說,生產決定流通,流通也會決定生產。貨暢其流可以促進消費,進而擴大生產。我們在認識上必須更加重視流通。物流企業通過兼并重組、依靠信息技術做大做強,形成網絡,就可以上一個新的臺階。
接著,溫家寶又說道:“今天來到成都公路港,我要對東道主講幾句話。傳化物流平臺不僅給遍及全國的物流企業提供了信息平臺和商業網絡,而且每天給幾千輛貨車提供優質服務,它涉及到生產、流通、運輸、服務各個環節的企業和高速公路運營、城鄉供應。他們的經驗是創新、應用、開放和服務,應當總結和推廣。”
時間過得很快,原本70分鐘的參觀座談延長到100分鐘,當溫總理離開會場,再次路經交易大廳時,現場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總理您好!”整個交易大廳再次沸騰了,大家紛紛鼓掌歡送總理。
走到大門口,看到周圍熱情的群眾,溫總理再次高興地揮手致意,并一一與徐冠巨等人握手告別。
這沸騰的一天,最后定格在總理在遠去的車輛中依然不停揮手的畫面。
陪同調研的還有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財政部長謝旭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長尹蔚民、住房城鄉建設部長姜偉新、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商務部長陳德銘、國研室主任謝伏瞻、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國務院副秘書長、總理辦公室主任項兆倫,國務院副秘書長肖亞慶等領導及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四川省省長蔣巨峰、成都市委書記黃新初、成都市市長葛紅林等省市區主要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