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型氟硅材料制備關鍵技術”項目年度進展匯報交流會在傳化集團隆重召開,來自浙江大學、吉林大學、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哈爾濱工業大學、傳化智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船舶技術研究院等國內多所高校、企業的領導專家參加了會議,傳化化學集團副總裁傅幼林致辭,傳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勝鵬主持會議。
傅幼林在致辭中指出:硅材料和氟材料作為重要的基礎原材料,在航空、機械、石油化工、軍事等領域顯示了廣闊應用前景。其中籠型倍半硅氧烷(POSS)和全氟烯醚是新型硅、氟材料最重要的功能單體,它們可作為共聚或改性單體在分子水平上對常規聚合物材料進行改性,此方面的研究和開發具有重要前瞻意義和產業應用價值。包括傳化在內,國內化工高校、企業在氟、硅材料方面理論和技術的每一步進展,對于產業發展、滿足國家戰略需求都具有重要意義。隨后哈爾濱工業大學劉麗、傳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勝鵬等四位項目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各自負責子項目進展情況,并與與會代表就氟硅新材料專業技術問題、未來應用前景問題等方面展開了深入探討。
王勝鵬在介紹項目進展情況時指出:傳化智聯承擔的這個課題,預期建立有機硅功能單體合成新方法及專用反應裝置,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有機硅功能單體、有機硅聚合物合成工藝包。通過本項目的研究和實施,將有效提升我國高端有機硅聚合物技術水平和產品附加值,推動我國新型特種硅材料跨越式發展。
與會科技部專家指出:在當前中美經貿形勢下,在中國制造2025計劃背景下,緊跟材料科學前沿,深入研究氟、硅新材料合成中的規律性機理,而不是簡單模仿,進而探究材料在實際應用的“結構-性能關系”(構效關系研究),打通“分子設計-核心組分合成-構效關系”的知識價值鏈,這既是我國邁向制造業強國的必經之路,也是解決目前有關核心關鍵原料被國外企業甚至政府卡脖子的有效應對之策。材料科學是一切理工科學的基礎,基礎研究則是一切深層研究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