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場——TPM體驗之旅
2016年是化學集團的戰略啟動年,加上當前化工行業外部較為嚴峻的形勢,進一步明確安全環保是企業戰略得到有效落地、經營穩定有序開展的基礎生命線。同時,化學集團近年來TPM改善之旅開展的如火如荼,很好的體現了“匠人匠心”精神的傳承,也體現了一線員工隊伍“嚴、細、實”工作氛圍的營造。
2016年化學集團經管會擴大會議第一次會議別開生面,以走現場的形式呈現,具體圍繞“安全環保大檢查”和“走現場,TPM體驗之旅”兩大主題展開,共分為四個小組同時展開,第一組以化學集團董事長吳建華為組長,前往老廠區、宿舍、傳化源、日化區塊,第二組以化學集團總裁周家海為組長,前往臨江、精化區塊,第三組以化學集團副總裁趙益明為組長,前往橋南區塊,第四組以化學集團經營管理委員王峰濤為組長,前往嘉興獨山港區塊。
各小組深入第一現場,與其說是一次檢查,不如說是一次學習、一場體驗來得更加貼切。
橋南機電組的工具擺放,真正做到了精益TPM所要求定點定位,杜絕了 “臟、松、缺、銹”的現象,每一位來此處參觀的訪客都嘖嘖稱奇,忍不住要拿起手機拍照回去學習;
紡化各位員工手繪的TPM海報令人耳目一新,從現場管理到績效管理、從TPM自主保全到TPM專業保全、從焦點課題到展望未來,每一張大字報都凝聚著生產一線員工們的熱情和智慧;
日用品的液洗車間,井然有序的機械化操作,替代了之前的人工操作,給人以《摩登時代》既視感,通透的倉庫布局,整齊、整潔的工作環境,其粉洗車間的地面、電梯、鋼梯的改善成效顯著,得到了一致的好評;
紡化老區防水劑包裝桶洗桶水回用的改善,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建材車間的減速機、蒸汽管保護裝置的改進,現場整體的維持做到手扶無塵、每位員工都親自動手進行改善,消除崗位安全隱患,做到責任到人;
天松倉庫合理整齊的規劃,使原來的一千噸的庫存容量擴充到一千兩百噸,增加兩百多噸的庫存空間,現場秩序井然。
平湖工廠作為化工企業的新興工廠,從建廠伊始就全力推進TPM工作,在現場可以看到很多建筑物上清晰的標識,在罐區各類原料與管道清晰可辯。
化學品公司的職工小家,員工們親自動手裝扮,屬于員工自己的活動場所……
周家海在最后的總結中提到:“歷史、變化是要放在一個時間段來看的,要有前后對比,要把自己的過去、現在翻出來看,才能在未來做好改善。”正如精化的四車間,雖然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但是,這是一種過程,這一次,看到了變化,看到了改善,不斷改善,就是一種方向。
各小組在體驗各區塊TPM改善之后,進行了總結匯報,提出現場發現的問題,分享優秀的經驗,提出2016年的工作計劃和理念。周家海在總結中提出了這次經管會為什么要走現場?他表示:“開年第一個經管會,我們要和員工在一起,真正知道一線員工的辛苦,所以一定要走現場。此外,雖然同為化學集團,各企業之間的交流在逐漸缺失,需要把一個員工、一個崗位乃至一個公司的經驗,變成整個化學集團的經驗,相互分享。”周家海提出,要把走現場變成一種習慣,經常去看,換個視角去看,有很多認為不能改變的東西,其實是可以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