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十四五”期間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契機,大力推進生產制造端數字化改革,打造一批服務產業端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引導數字化供應鏈體系建設和傳統物流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升級改造,提升市場基礎設施的現代化水平。
6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浙江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積極獻策“十四五”,全國人大代表、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在會上作發言。
徐冠巨表示,認真學習了《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綱要》為我們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規劃,“我感到特別的振奮和鼓舞”。《綱要》把“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內容,納入“十四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我非常贊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發展。要進一步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高標準的市場體系尤為重要。浙江省委省政府對“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高度重視,在浙江省十四五規劃中提出明確要求,并納入了浙江省2021年重點任務。就更好地建設好高標準市場體系,徐冠巨建議:
『加大數字化對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的賦能 增強服務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的活力與能力』
數字技術是決定未來的勝負手,將在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中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浙江省委對全面推進數字化改革,建設數字浙江作出了總體部署,這必將極大地增強浙江省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的能級。
近年來,數字技術在消費端應用不斷成熟,但對生產制造端的賦能還在起步和爬坡階段,無論是內部供應鏈效率,還是外部供應鏈服務,都存在現實的問題和短板。隨著制造業定制化、柔性化趨勢加速發展,這樣的痛點也越來越明顯,嚴重制約了制造業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這是當下企業轉型升級核心和關鍵。
傳化集團一直在物流服務領域探索,正在建設服務生產端的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努力為企業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供應鏈水平:用數字技術來整合生產、物流、金融、基礎設施等要素,幫助制造業企業提升效率和價值,目前已經服務了20多萬家制造業企業。
以傳化服務的一家企業為例,這是一個需要用數字技術解決的典型場景:產品品種超過2300個,客戶超過7200家,48小時交付訂單占比90%以上,如此多品種、多批次、小批量,如果沒有供應鏈協同,幾乎無法完成。通過傳化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提供的倉運配和供應鏈金融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實現供應鏈降本超過10%,人工成本下降30%,到貨及時率提高4個百分點,供應鏈協同效率提升20%。
由此可見,供應鏈能力是制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通過數字技術賦能,打通一個個信息孤島,讓供應鏈主體之間有效連接,促進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商流的融合暢通,這是提升供應鏈效率和能力的關鍵。
為此,徐冠巨建議,抓住十四五期間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契機,大力推進生產制造端數字化改革,打造一批服務產業端的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加快建立數字化供應鏈體系,引導傳統物流網絡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升級改造,促進互聯互通,提升市場基礎設施的現代化水平。
『產權保護是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制度基礎 建議加快完善民營企業同等保護的法律體系』
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產權保護是基礎,對民營企業無論是財產權、知識產權還是企業家合法權益的保護都十分重要。《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計劃》已經把“全面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作為重要內容,這讓企業對未來更加安心。建議加快健全民營企業保護的法治體系,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主體的合法權益。
『企業是高標準市場體系中的運行主體 民營企業自身要提高認識,規范運營,主動與高標準市場體系接軌』
首先要堅定政治方向,牢牢把握“兩個健康”,加強企業家群體的思想建設、隊伍建設,從思想認識上自覺對標高標準市場體系的要求,貫徹落實好新發展格局、新發展理念。
二是企業要加強治理、運營和制度建設,建立與市場體系相協調統一的規范運營體系,提升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形成長效發展機制,主動融入到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中去。
三是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民營企業“講正氣、走正道,聚精會神辦企業、遵紀守法搞經營”的教導,以誠信為立足之本,依法經營,展示中國現代企業的形象,推動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
一直以來徐冠巨都非常關注實體經濟和制造業,許多建言獻策都是圍繞制造和服務制造。今年兩會開幕以來,徐冠巨代表關于數字化供應鏈體系、打造服務產業端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等建議或觀點獲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