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浙江日報》以《傳化化學 打一場“有準備之戰”》為題,介紹傳化化學在疫情防控期間,工作重點動態調整,防控手冊十天更新三個版本,連點成線,由線成網,助力打贏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雙線戰役。相關報道如下:
在位于杭州錢塘新區的傳化化學大江東生產基地,車間內的智能化產線正24小時無休地運轉。“我們正在生產來自孟加拉國、越南和巴基斯坦等市場的1500噸紡織化學品訂單,并分批陸續完成交付。”傳化化學大江東生產基地總經理於偉剛告訴記者,目前基地的產能負荷已恢復至日均水平的50%。
產能復蘇的背后,傳化化學打響了一場“有準備之戰”。“疫情影響之下,企業必須提前布局、主動迎接沖擊,避免‘兩眼一抹黑’。”傳化化學集團總裁周家海告訴記者,疫情發生以來,傳化化學三次調整階段性工作重點,2月10日起,企業的工作重點從“抗疫情、保平安、穩運營”全面轉向“抗疫情、抓經營、促變革”,就在2月23日當天,工作重點的順序又切換為“抓經營、促變革、抗疫情”。
“去年9月,基地完成了智能化工廠的建設并投入試運行,削減了生產線上近四成的勞動密集型崗位,這為特殊時期復工打下了基礎。”於偉剛介紹,傳化化學大江東生產基地有近七成生產一線員工來自外地,全面復工前幾天,傳化化學在政府支持下優先確保自動化操作和裝備信息化等核心崗位人員返崗,復工初期,海外訂單和庫存補貨成為生產重點。
疫情時期抓經營,做好人員盤點是基礎。2月9日起的10天內,在傳化內部,一本疫情防控員工手冊已經更替了3個版本。“根據疫情變化和政府要求的變化,我們對手冊內容進行動態化調整,在杭州健康碼上線后,相應標準立即被吸納進手冊。”手冊的起草負責人、傳化化學集團組織與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張小英說,指導手冊相當于一本作業指導書,編寫的核心標準在于3個字:可執行。
“傳化化學員工比較多,大家對疫情的重視程度、應對能力各有差異,好在我們在前期防疫過程中已積淀了一套工作標準和管理流程化體系,并進一步細化、可執行化。”張小英介紹,手冊在成型過程中被發放至傳化化學的5個防疫工作組內征求意見,確保全流程防疫工作都有章可循。
“防控疫情沒有竅門,但企業如果能做到思想統一、組織到位,就可以形成自己的打法。”周家海說,無論何時,“抓經營”都是企業的天然屬性。“受上下游企業復工情況、員工返崗情況和各地物流恢復情況不一等因素影響,目前傳化化學的產能和設備利用率恢復還有很大空間。我們正在轉變思路,爭取把短期壓力轉化為企業未來發展的能力。”他透露,傳化化學上下都在通過網絡會議等形式參與到客戶經營維護中,公司內部形成的復工指導方案也成為不少客戶準備復工時的參考。
復工以來,傳化化學陸續接到的海外訂單不斷增加。目前,傳化化學約七成員工已陸續抵杭,預計2月底前員工到崗率可達80%。“我們將一邊做訂單,一邊為更多下游企業的陸續復工做好補倉準備。”於偉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