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杭州2.0”時代蕭山的使命是什么?
5月15日晚,蕭山科技城“錢灣大講堂”舉辦第六期講座。著名財經作家胡宏偉作題為《灣區經濟視野下的浙江區域經濟新思維》的專題講座。科技城管理局、科技城員工、入駐企業代表等200多人聆聽講座。
胡宏偉曾任新華社浙江分社副總編輯,現任澎湃新聞副總編輯。他長期致力于轉型期中國經濟社會演進規律的觀察研究,在區域經濟比較分析、民營企業變革史等領域有獨到見解及學術成果。作為深耕于浙江經濟32年的觀察者,專題講座中,胡宏偉從“中美貿易戰背景下的改革開放2.0”、“大灣區時代路線圖”、“從‘溫州1.0’到‘大杭州2.0’”三方面切題,全面分析總結浙江發展的歷史特點及當前面臨的挑戰和機遇,讓大家對新時代區域經濟演變與走向有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加系統的理解,并為大家在大灣區經濟時代如何推動經濟新一輪的跨越、提升指引方向。讓我們一起看下他的觀點。
1、如何看待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的改革開放2.0?
胡宏偉認為,中美貿易戰將對中國經濟、政治、社會大格局產生全面、深遠的影響,尤其對浙江和廣東兩個外貿大省產生沖擊。但無論外部風云如何變幻,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2、從大灣區角度如何看中國區域經濟格局?
胡宏偉認為,未來中國的第一引擎應該是長三角。珠三角已經進入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層面了,長三角大灣區如何推進?根本一點就是要打破行政障礙,推動生產力要素的自由流動組合。
江浙歷史淵源深厚,歷來是中國經濟大省,江蘇強在現代化制造業,浙江強在流通,如果這兩者之間能夠發生化學反應的話那將是國家之幸。解決長三角自身的一體化,應該從更大區域結構考慮的問題,甚至要從國家戰略的角度思考問題打造大灣區問題。
3、從“溫州1.0”到“大杭州2.0”
改革開放40年,浙江社會經濟誕生了怎樣的發展邏輯?胡宏偉認為,總體來看,這是從“溫州1.0”到“大杭州2.0”的版本跨度。相比于以溫州為中心的發展版本,“大杭州2.0”則體現了北浙江經濟的崛起。第一,區位優勢。浙南地區區位交通上終究不及杭州方便。第二,北浙江比南浙江擁有更強大的文化競爭力。
浙江正在從“強縣經濟”引領的時代回歸大都市引領。曾經,浙江各級政府想探索省管縣,因為縣有活力,但現在各級政府的想法變了,縣有活力,但管理也有難度,“土豪”扎堆,它想成為激發先進生產力的平臺就難。什么地方最有可能成為先進生產力平臺?都市。所以浙江省委省政府確立了杭寧金溫四大都市圈。
4、蕭山使命: 從“商業互聯網”到“工業互聯網”
當前浙江大力發展互聯網并借助互聯網重振民營經濟的同時,從“溫州1.0”到“大杭州2.0”版本跨度,其中還涉及到一個話題,即商業互聯網向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杭州最亮眼的是商業互聯網,但是工業互聯網在杭州是比較弱的。在杭州都市圈背景下,蕭山具有重大歷史使命。蕭山的產業基礎和制造業基礎非常強大,周邊縣市也都是強大的制造業基地,蕭山的使命就是從擔當起“商業互聯網”到“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重任。